中新网呼和浩特4月4日电 题:内蒙古黄河开河鱼吸引中外游客:皇家“御用贡品”成旅游新宠
中新网记者张玮
“我们的鱼现在都是限量销售的。一早捕上来的300多斤鱼,到现在已经一抢而空了。”记者上午9点钟到云和平紧邻黄河岸边经营的水产公司时,没赶上捕鱼,却见到买鱼的游客排着长长的队。
随着黄河解冻并全面开河,黄河内蒙古段渔民开始了“开河鱼”的捕捞工作,捕鱼、买鱼、吃鱼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“风景线”。正值清明小长假期间,前来排队买鱼、吃鱼的中外游客更是络绎不绝。
云和平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水产公司的负责人。他告诉记者,渔船每天早晨7点钟开始捕鱼,一早捕几百斤,但中午之前就都卖光了。“小长假这几天更是紧俏,渔船还没回来,院子里就挤满了游客。”
图为黄河岸边满载而归的“渔”客 张玮 摄据史料记载,“冬初河水,鱼在冰中不食不动,至来春冰开取之,极肥美。”清代康熙、雍正、乾隆年间,黄河岸畔每年春天都要将开河后打捞的“开河鱼”上贡给皇帝。
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是黄河上中游分界线,近些年当地依靠黄河发展旅游,也将几百年前的“御用贡品”黄河开河鱼“培养”成了旅游新宠。
“3月底到5月份是吃开河鱼的黄金期。这段时间,我这小院子几乎天天客满。假期游客来了还得排队叫号呢。这两天每天大概得接待二三百号游客。”老红家的渔家乐小院热闹非凡,除了接应客人的七八张桌子都坐满,就连后厨的库房也临时支起了桌子。
托克托县旅游局副局长李翠霞介绍道,黄河在当地境内长37.5公里,沿岸有50多家这样的渔家乐。
图为耳闻“开河鱼”来黄河边游玩的游客 张玮 摄秦二虎八年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,每年种大棚能收入约50000元(人民币,下同)。后来当地依靠黄河发展旅游,除了中国第二长河的美景,用当地特有的枸杞、小茴香和红辣椒,慢火炖出来的黄河鱼也成为吸引游客的“新宠”。
“每年黄河开河这段时间,我家几乎能接待近万名游客。经营渔家乐这些年,平均年收入能达到20万元以上。”秦二虎忙得不可开交,呵呵说道。
托克托旅游局官方资料显示,所谓的“开河鱼”是在防止过度捕捞、保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,沿黄渔民凭借靠近黄河的优越地理位置,引用黄河水在自家鱼池里养大的鱼。开河鱼以黄河鲤鱼更佳,味道鲜美。
这样的‘黄河鱼’在开河之际可以卖到20元一斤,而偶尔从黄河里捕捞上来的‘黄河鱼’则能卖到120元——200元一斤。
图为刚捕回来的一网大鱼,据渔民介绍,每条鱼大约有近十斤 张玮 摄“据说开河鱼有大补医病的功效,被民间誉为‘活人参’。我们就是奔着这口‘活人参’来的,果然名不虚传。”从北京来的香港留学生郝宁告诉记者,“到这里才发现,开河鱼不只是一道美食,更是一种文化,让中外游客更直观地感受黄河文化和华夏文明。”
呼和浩特市旅游局官方表示,黄河“开河鱼”是一年旅游的好兆头,好多从蒙古国、俄罗斯、韩国、日本等国家赶来的游客团,争先品尝黄河鱼,感受黄河文化。
托克托旅游局数据统计显示,每年开河期间,当地渔家乐大约能接待中外游客16万人次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