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莞城房产网情感隔壁老樊微博(隔壁老樊写歌就像写作文)
隔壁老樊微博(隔壁老樊写歌就像写作文)
2023-09-04

“我曾把完整的镜子打碎,夜晚的枕头都是眼泪。”

这首叫做《我曾》的歌曲,演唱者隔壁老樊,他的音乐被评价开口便直击内心,让人想起李宗盛。

世人以为他和李宗盛一样,是个半生倥偬、沧桑的音乐人,事实恰恰相反:隔壁老樊,1998年出生,20出头的大学生。

有人觉得他的长相是梁博和李荣浩的结合。

2017年至今,隔壁老樊的歌,唱一首红一首,从《姬和不如》《关于孤独我想说的话》,到《多想在平庸的生活拥抱你》《我曾》。

比起音乐人汪峰紧锣密鼓的发专辑攻势,他的原创数目还不过零头。但偏偏就是这几首歌,作品累积播放超100亿,评论数量超248万。

仅拿数据成绩来看,隔壁老樊俨然已具备“歌坛一哥”的架势,但事实上,还有更多人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。

甚至觉得有些“无厘头”。

01

隔壁老樊的数据实绩,是很多乐坛资深前辈们也望尘莫及的。

除了播放量,还有更直观的平台音乐收藏数量。隔壁老樊音乐收藏数高达600多万。

由于一年来,在音乐平台稳居华语歌手榜前排,在年度音乐榜单里,隔壁老樊拿下年度最热华语专辑,和新上架热度最高单曲。

另外,在一系列年末颁奖上也成为了大赢家。亚洲音乐盛典上,拿下“年度最佳唱作人”;亚洲红人盛典拿下“年度最受人气男歌手”。

一连串荣誉加身,按理已火到人人皆知,匹敌超级偶像级别。像之前同样达到“全网百亿播放”的薛之谦,走红程度从广告代言,综艺节目,再到绯闻八卦,堪称承包一整年娱乐圈话题。

然而,隔壁老樊并没有成为又一个全民偶像。在线上有着“三巨头”称号的他,线下却无人识,还遇到了“被质疑不是本人”的尴尬。

只闻其歌不知其人,隔壁老樊的红与不红,怎么有这等反差?

02

很多人发现,隔壁老樊是典型的“歌红人不红”。

而这个“歌红”背后,还不是被大众“主动捧红”的那种,是平台通过新歌推荐,个性化推荐等途径撒网传播,让很多人“被动“”听了他的音乐。

不得不说,如今国内音乐生态在不断优化,当原创歌手进入市场,不用担心会因没有公司、媒介宣传而减少曝光。相反,互联网平台流量资源,推广幅度远胜传统模式。

可原创音乐人成千上万入驻,同样也享受资源福利,最后爆款怎么就出了隔壁老樊?

很多时候,内容决定听众共鸣程度。

隔壁老樊的歌词接地气,旋律有爆发,是能让普通人对号入座的音乐。

在歌曲评论里发现,一首歌堪称一篇“命题作文”,主题明确,从孤独到平庸,从失恋到贫穷,可以让年轻人抒发内心感受。

但对于年轻人而言,或许他们又只是找到了情绪释放的窗口,只是自说自话感慨人生艰难,其实很少以专业角度欣赏音乐本身。

无论是如今流媒爆款音乐,还是十多年前彩铃排行榜,评判音乐的首位标准更多是流行,其次才是专业。

可如果从歌曲质量等方面来看,隔壁老樊还远没有“乐坛一哥”的高度。

听他的歌多了会发现,内容表达多是孤独、流浪、平庸等情绪关键词,内核显得单薄。

《四块五》中,唱着没有四块五的妞,没有三块五的海景房,被人质疑穷酸气,还不如听何勇的《姑娘漂亮》。

03

隔壁老樊的火,离不开流量的助力,流量越大就有越多人为他买单。

但为什么又红得没辨识度?

或许,听众买单的是他唱的这首歌,就像以前使用手机彩铃的人,并不会刻意去了解歌手长什么样子。以至于如今,大家还在辨别唱《老鼠爱大米》的杨臣刚,与王大治、孙楠的区别。

如果说隔壁老樊是“歌红人不红”,那么改成“人红歌不红”的方向,这条路能成功吗?

在流量为王的环境下,这条路正被不少偶像歌手实践着,同样具有光鲜亮丽的数据成绩。

例如一发专辑,一开演唱会,几分钟内就能把售票网站整瘫痪,门票就算被黄牛哄抬到天价,也还是照样有人买。

但也同样的,偶像歌手不被大众清楚辩识,因为实际上多是粉丝在买单。

这一点,黄子韬想必深有感触,之前他在微博上深夜发声,称自己的新作如果不打动除了粉丝以外的人,只能被迫无奈改行当戏子。

其实,除了网络素人和人气偶像,两类虽有流量却缺少大众辩识的类型,乐坛还有第三种缺少大众认知的专业派类型,像梁博,华晨宇等是近几年代表性人物。

他们的音乐内容由于注重自我,不具备大势流行的流量。

但幸运的是,个性化标签让他们积累粉丝圈层,最终得以在市场和理想间找到相对平衡,不至于因为理想主义,而失去维持生计的市场销量。

04

梳理乐坛从唱片阶段,发展到互联网时代,从盗版横行,进化到现在的版权意识。这么多年来,要说到兼具流行与世俗,通融普通人群与专业层次的音乐,像李宗盛这样的大师屈指可数。

所以,当年轻歌手动不动就被冠以“少年李宗盛”时,有很多人是并不苟同的。

听李宗盛的歌,《当爱已成往事》让人幡然醒悟,人生没有谁并不会不同;《给自己的歌》让人悲凉接受,想得却不可得,你奈人生何。

老李的沧桑是通过歌词构成故事,以成熟全面,客观冷静的态度探讨人生,而不是一味沉浸某种极端情绪。

总体来说,真正意义上的流量是用作品口碑,一代接一代不断传递出来的,而不是平台一味制造出流行假象。

否则就像郑钧说的,以前榜单上的歌是好听才会火,现在的音乐,却是平台告诉你很火,实际上“好听效果”打了折扣。

一个歌手要想红到人尽皆知,成绩口碑两手抓很难。或许有人会说,唱歌得先确保赚到钱养活自己,因此追逐流量商业化音乐,迎合大众审美情绪无可厚非。

但倘若都以复制隔壁老樊为成功模板,大家会喜欢那样的乐坛氛围吗?这是歌坛的悲哀。

莞城房产网    手机版    网站地图    QQ号:20198030